如果聽起來很熟悉的話,請記得,這是德國1929到1933年的故事。
1929年發生在華爾街的金融大蕭條,影響了全世界,德國也不例外的陷入了全國的瘋狂。因爲嚴守法治傳統的魏瑪政府無法對全球不景氣下的大失業做出改善,人民投票支持高喊「改革」口號的新政黨執政: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新執政黨黨魁對於德國的經濟問題有着非常明確的看法:
國家要創立一種全新的「民族共同體」制度,將國民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民族同志」,屬於民族共同體的一份子;另一類是「社會異類」,他們不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社會異類又分為三類:一種是「種族」敵人,他們因為「血統」的關係被視為敵人;政治上持異議者,他們被視為叛逆的「民族同志」;道德墮落分子也被列為叛逆的「民族同志」當中。
在執政黨看來,德國的力量來自「血統的純正和神聖的德國土地。」因此根據定義,「種族」敵人永不可歸入民族共同體當中;他們必須完全從社會中清除出去。
而這些政策與方案,受到德國民衆廣大的歡迎;當然那些不同意的德國民衆,就是同情種族敵人的「社會異類」,不屬於新民族共同體的一部分。
圖片上的四個青年手上拿着的標語是:「德國人!為自己抗爭!不要從猶太人那裡買東西。」